“我今年承包了370亩稻田,种的都是高产的水稻新品种,亩产能达到750公斤!”10月20日,在唐山市曹妃甸区十农场和新村,村民李全好正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,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。

当前,唐山、秦皇岛等地的水稻收获工作全面展开,标志着河北省的秋粮收获工作已接尾声。全省秋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60%以上,由于播种基础较好,田间管理到位,病虫害较轻,目前全省秋粮丰收已成定局。

今年以来,河北省积极引导各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,集中打造了优质专用小麦、优质谷子、精品蔬菜、道地中药材、优势食用菌、沙地梨、优质专用葡萄、山地苹果、高端乳品、优质生猪、优质蛋鸡、特色水产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、100个高端精品,加快构建特色鲜明、规模开发、高端带动、集群发展的新格局。

“从产业内部结构看,前三季度,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。”省统计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周国华表示,河北畜牧、蔬菜、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73.7%。

“现在我们可是省心了,种好的梨树按照果品公司统一要求,在种植管理中施多少肥,浇多少水,喷什么药,都有标准,既保证了梨果品质,又减轻了工作量,关键是收购价格比市场价还高,今年我一亩地就收走六七千斤。”晋州市北辛庄村梨农范茂才望着梨园的“金果果”,高兴地说。

为加快梨果产业发展,晋州市利用梨果产业资源,发挥各自优势,在生产与加工、储运、销售各环节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,走上了合作经营的发展道路。梨果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。

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,目前,以泉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越夏香菇基地,以晋州、辛集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优质梨基地,以邢台市内丘县、信都区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酸枣仁基地,以威县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三产融合高端奶业基地,已经成为全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。

结构调优的同时,生产方式也在调绿。

在文安县大京头村,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各类大型拖拉机及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字排开,驶入玉米地开始作业,一垄垄玉米转眼间被收割完毕。翻耕、播种、撒药、收割,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仅让秋收秋种跑出了“加速度”,也让农民实现了“种田一身轻”。

作为河北省第一产粮大县的宁晋县正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使“粮田”变“良田”。“过去浇地用的是垄沟,大水漫灌不说,还容易跑冒滴漏,费水费时。”思农伟业种植合作社副理事长冯占威介绍,“现在浇地,用的是地下管道。过去需要几个人花费好几天才能把地浇完,现在只需一个人,合上闸,便大功告成。省工省时还省水,种地的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。”

截至目前,河北省已经建立37个院士工作站、8个国家农业重点实验室、170家农业科技创新驿站,3年研发新品种、新机具、新技术138项。

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表示,下一步,河北省将力争年内1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产值增长3.5%以上,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8%,“两品一标”农产品增加100个,高端精品农产品达到60个。

(记者 贾宏博 杨蕾 李元华)

推荐内容